股權直接融資 銀行數千億“補血”背后
發布于:2018-03-28 03:03作者:超級管理員閱讀量:8425
長江商報消息 農業銀行等擬通過定增共募資1240億,銀行中待發可轉債規模已達1915億
□本報記者 但慧芳
2018年銀行業對資本的“嗜血”程度,似乎來得比往年更為強烈。
近期,A股史上最大規模的定增預案——農行1000億非公開發行融資公布,盡管這并不意味著別的銀行也會一次性推出如此大規模募資計劃,但這一大手筆前所未見。3月22日,寧波銀行募資金額不超過100億的優先股非公開發行計劃,獲得當地銀監部門的批準,同期,其2018年第一期100億金融債券發行完畢。
這無疑是眾多商業銀行正多渠道集中募資的縮影。
長江商報記者統計發現,2018年以來,上市銀行中已有農業銀行、南京銀行和寧波銀行擬通過定增計劃共募資1240億,建設銀行、上海銀行、招商銀行通過非公開發行優先股募資的1075億元已啟動掛牌轉讓。此外,常熟銀行、江陰銀行、無錫銀行3家上市城商行完成80億可轉債發行。截至目前,銀行中待發的可轉債規模已達1915億元。另外,2018年74只待發行的銀行金融債總和達1209.5億元,其中平安銀行2018年擬通過發行金融債募資達115億。
“從募資規模來說,總資產規模達到20多萬億的農業銀行,千億定增相對來說根本不算大。銀行外部渠道補充資本較為急切,一是保證資本充足率,擴大業務規模、保證擴張速度;二是防范不良等損耗資本的風險,提高抗風險能力。”昨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冀志斌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從宏觀層面來講,監管層也希望銀行在快速發展中通過直接融資補充資金,降低負債率,保證金融業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多家城商行、商業銀行
發行可轉債
繼2017年12月5日100億可轉債上市售罄之后,寧波銀行2018年第一期100億金融債券發行于2018年3月22日發行完畢,而其多項融資計劃還在“路上”。
寧波銀行公告顯示,公司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億股的優先股,募集金額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獲得寧波銀監局批復通過,公司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優先股發行的申報程序。
除此之外,寧波銀行2017年4月推出的擬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境內上市人民幣普通股(A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00億元的定增計劃,處于股東大會通過階段,尚待進一步審批之中。
像寧波銀行這樣,在一級市場、二級資本工具市場數百億的募資計劃,在上市銀行中越來越常見。今年年初,建設銀行完成了6億股境內優先股發行,資金達600億元。截至至3月,建設銀行、招商銀行、上海銀行在通過非公開發行優先股分別完成募資600億、275億和200億。杭州銀行也于去年年底發布,擬發行優先股不超過1億股(含1億股),募資不超100億元人民幣(含100億元人民幣),補充其他一級資本。
除了發行優先股之外,定增募資也出現百億以上的募資計劃,除上述寧波銀行。南京銀行擬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方案,非公開募集不超過16.96億股的股份,募集金額不超過140億元人民幣,獲得江蘇銀監局批復同意。而最令人矚目的是,在2018年3月12日晚間,農業銀行發布了一項募資規模不超過1000億元的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這被稱為A股“史上最大規模”定增方案。
公告顯示,農業銀行擬向匯金公司、財政部、中國煙草總公司、上海海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維資本、中國煙草總公司湖北省公司、新華保險7名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合計不超過274.7253億股(含本數),募集資金規模不超過1000億元(含本數),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可轉債的發行,也成為上市銀行“補血”的重要渠道之一。長江商報記者統計發現,2018年以來,已有常熟銀行、江陰銀行、無錫銀行3家上市城商行分別完成30億、20億、30億可轉債發行,可轉債存續期限均為自發行之日起6年。
值得關注的是,商業銀行中待發的可轉債規模高達1915億元,包括民生銀行和浦發銀行的500億可轉債計劃以及中信銀行400億計劃、平安銀行的260億計劃、江蘇銀行的200億計劃等七家銀行。
實質為股權直接融資,增加資金來源又降低負債構成
“無論是定向增發、非公開優先股發行還是可轉債的發行,其實質上均為股權直接融資。這些渠道資金補充的好處是,增加資金來源的同時,又降低了負債構成。相比于以前依靠于存款來源進行業務擴張的主流模式,銀行業降杠桿趨勢明顯。”有金融行業人士對長江商報記者分析說。
聯訊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李奇霖表示,隨著金融嚴監管的推進,銀行表內資本充足率的考核壓力會越來越大。一是表外非標回表帶來的增量信貸會使銀行資本計提壓力顯著增大。二是在現有的監管環境下,過去一些利用同業科目或通道間接放貸以減少資本計提的做法會被禁止,銀行未來將面對最為純粹的考核壓力。三是302號文等監管文件讓過去“代持”、抽屜協議等灰色的出表方式失去了意義,考核時點更高的資產總額與不良將給銀行帶來更大的資本考核壓力。
“資本充足率不僅與不良貸款等的發生有關,我國銀行業資本充足率的壓力,更多來自多年的快速發展,銀行內部資本積累包括收益留存和稅后利潤留存難以支持資產擴張速度。”冀志斌指出,“銀行業要進一步擴大規模、保持高速發展態勢,補充資本是必然選擇。”
“資本充足程度是內生增長與規模擴張的賽跑。”民生證券銀行業研究報告指出,目前銀行業亟待補充的并非核心一級資本,而是二級資本和TLAC(總損失吸收能力)。為保持合適的資本結構,銀行發行其他一級資本、二級資本工具的動力將長期存在。
事實上,以農業銀行為例,由于上市時間較晚,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直處于國有大行中最低水平。截至2017年三季度,農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58%,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88%、12.84%和11.15%。
“農業銀行此次定增完成后可有效緩解資本補充壓力。”多位行業分析人士指出。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相比于2016年及以前,2018年銀行多渠道融資的行動正在提速。從可轉債的發行來看,2017年至今已有5家上市銀行發行了合計480億元規模的可轉債。但商業銀行中待發的可轉債規模高達1915億元,所涉及銀行多達7家。而在2016年之前的過去10年間,僅有民生、工行、中行3家發行可轉債,規模為850億元。此外,優先股、定增、發行二級資本債券等融資工具也更為頻繁使用。
多渠道外部融資是銀行業運營必然趨勢
3月初,銀監會、人民銀行、證監會、保監會和國家外匯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支持商業銀行資本工具創新的意見》,支持銀行補充資本工具創新,從擴寬資本工具發行渠道、增加資本工具種類、擴大投資者群體、簡化資本工具發行的審批程序四方面給出建議。
該意見指出,提出支持商業銀行通過多種渠道發行資本工具;為銀行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轉股型二級資本債券等資本工具創造有利條件。這也將拓寬銀行資本補充渠道,有助于緩解銀行業資本補充壓力。
“要客觀看待銀行募資規模和募資行為,銀行業本身是資金中介,通過資金的運作轉賺取中間差價,它與一般意義上的生產性企業不一樣,作為一個高杠桿行業,資金越充足,資產越優質,能夠做的業務越多,實現的經營效益越明顯。”冀志斌提出。“銀行不可能僅通過自有資金進行發展,進行多渠道的外部融資是銀行業運營的必然趨勢。”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監管政策、市場環境等的支持下,今年銀行的資本工具發行量或將出現大幅增長,這也將為銀行“補血”創造充分的條件。
“當然也不能完全依賴于A股市場,過度的大規模公開募資計劃和‘抽血’,在當前偏弱的市場環境下,可能顯現出對市場的一定壓力。”一位不愿具名的資本人士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會讓市場投資屬性進一步稀釋,資本回報能力被削弱。”
在該人士看來,盡管募資方是實力較強的銀行,參與定增或非公開發行優先股的企業以及買入可轉債、金融債的個人,仍需要防范投資風險,如可轉債的破發等。
華泰證券分析師沈娟認為,監管正在統籌推進銀行資本補充進程,實現金融去杠桿穩中求進。在政策護航下,銀行資本工具創新,資本補充渠道拓寬,投資主體范圍擴大,可緩解市場對再融資的擔憂。
“二級資本債等金融債券就是一種補充商業銀行資金較為高效的手段,其手續簡便、限制條件少、發行快速,籌資成本要低于股本。”有行業人士指出。
Wind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已有10家上市銀行發行了二級資本債合計3370億元,其中,農業銀行2017年發行了一期二級資本債募集資金400億元;工商銀行連發兩期二級資本債募集資金880億元。